快走的機體運動并不像慢跑那么劇烈,膝蓋所承受的壓力也極小,因此,適度的快走不會為膝蓋帶來損傷,但由于快走時腳掌與地面的接觸時間較長,足部疲勞度較大,崎嶇的路面、不合腳的鞋則有可能會導致足部水腫、磨損等情況。速度:每分鐘 120~140 步/跑步機速度約 6 左右。強度:呼吸和心跳加快,有點喘但仍可說話。時間:每次 30 分鐘以上、每周累計 150 分鐘以上,...
快走的機體運動并不像慢跑那么劇烈,膝蓋所承受的壓力也極小,因此,適度的快走不會為膝蓋帶來損傷,但由于快走時腳掌與地面的接觸時間較長,足部疲勞度較大,崎嶇的路面、不合腳的鞋則有可能會導致足部水腫、磨損等情況。
速度:每分鐘 120~140 步/跑步機速度約 6 左右。
強度:呼吸和心跳加快,有點喘但仍可說話。
時間:每次 30 分鐘以上、每周累計 150 分鐘以上,消脂甩肉的效果比較好。
上半身:
眼睛自然地直視正前方,上半身挺直,不要前傾或駝背,肩膀自然放松,收小腹。雙手輕輕握拳,手臂彎曲、配合步伐向后擺動。擺動手臂除了可以增加運動強度,也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身體的節奏。
下半身:
盡可能跨大步伐(但也不用太刻意),感覺臀部的肌肉也被牽動到。踏出時腳跟先著地,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處。
適宜人群:
沒有鍛煉習慣的人,步行可以減少運動損傷
德國體育運動學專家克勞思?柏斯指出,普通人每跨一步,腳底所受的沖擊大約是體重的1~2倍,僅為慢跑的1/3左右,相應的膝關節和踝關節所受的壓力就小了很多
一般情況下,步行不會出現嚴重的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損傷,除非你踩到石頭之類的東西崴到腳或被后面的同伴踩到腳。
體重過大或膝蓋有問題的人群則不適宜進行慢跑,他們可以選擇另一項運動——快走。與慢跑相比,快走更為輕松、并且容易進行,是不經常運動、體質偏弱或是不適合進行跑步人群的極佳選擇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