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身運動是指通過徒手或利用各種器械,運用專門科學的動作方式和方法進行鍛煉,以發達肌肉、增長體力、改善形體和陶冶情操為目的的運動項目。它還可以改善人體健康水平。
健身運動簡單易行、適用性強,能有效地增強人們的體質,增進人們的健康,發達全身肌力,增強力量,提高生產勞動效率;還能改善人們的體型、體態、陶冶人們的美好情操,所以深受人民大眾的喜愛,特別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的人們。
在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今天,健身運動有很強的吸引力,它可以使瘦弱者變強壯,使肥胖者變結實,使少兒健康成長,使老年人健康、長壽。健美運動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,它和健身息息相關,不可離分,當前我們要特別注意在工人、農民和軍人中開展健身運動,在少兒和老年人中開展健身運動,提高我們民族的健康水平。健身運動的誤區都有哪些呢?
你知道為什么有些國外的健身房對午飯時間去鍛煉的人處以罰金嗎?你知道很多人在多做了5、6組器械練習后反而被亮了“紅牌”嗎?你知道運動不是健身的代名詞嗎?那么,健康運動專家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這健身運動的誤區問題。
一直以來,人們認為運動與健身是一對孿生兄弟,運動就等同于健身。但事實上,運動是把雙刃劍,運動不當反傷身——走出“運動就是健身”健身誤區。其實,如果運動不當,你不僅浪費了時間,浪費了汗水,或許還浪費了眼淚——當你在做了大量健身活動而沒有看到成效時,哭也是沒有用的!
健身運動的誤區1:鍛煉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。健身專家指出,懶得運動會傷身害體;偶爾鍛煉好不好?偶爾運動更會害體傷身,無異于身體的“暴飲暴食”。對于那些不能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們來說,偶爾運動一下,將會加重生命器官的磨損、組織功能的喪失而致壽命縮短。
健康養生專家認為,健身效果主要是鍛煉痕跡不斷積累的結果。所謂鍛煉痕跡,即運動后留在健身者機體上的良性刺激。若健身時間間隔過長,在鍛煉痕跡消失后才又進行鍛煉,每一次鍛煉都等于從頭開始。
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是什么呢?每周鍛煉3至5次。周末健身族由于時間限制,平時雖不能像周末有充裕的時間,但完全可以選擇適宜的項目,茶余飯后就地、就近進行適度的鍛煉,就能使鍛煉痕跡像鏈條一樣連接起來。
健身運動的誤區2:適合別人就適合自己。一方面,運動是身心合一的有機整體,健身需要先健心。有句廣告語叫做“適合的就是最好的”。的確,不管從事何種活動,都要結合自身情況,從實際出發。健身也是如此,只有尊重個人愛好,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,使得整個運動過程中充滿愉悅,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。否則,只能事與愿違,事倍功半。
另一方面,不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,盲目訓練,結果也會事與愿違。如骨質增生患者在炎癥尚未消失的情況下,采取大運動量器械訓練,超負荷劇烈運動,加劇了關節的損傷。有些白領鍛煉的時候,訓練強度與運動量掌握得不好,用力方法不當,技術動作不規范,身體運動單位不準確,都可能造成關節損傷、韌帶拉傷或者其他部位扭傷。因此,必須在專業人員指導下,循序漸進地科學鍛煉。
健身運動的誤區3:出汗越多效果越好??茖W研究表明:出汗只能迅速降低體溫,但不會直接消耗脂肪。流汗消耗的是水、鹽分和礦物質,而不是脂肪。鏈接文章:大量流汗有什么好處?健康運動專家表示,鍛煉時出不出汗同是否消耗脂肪沒有關系。出不出汗不能用來衡量運動是否有效。因為我們的汗腺各不相同,分活躍型和保守型兩種。有人屬前者,有人屬后者,這取決于遺傳。
對于“出汗越多體重減少得越快”的說法,專家表示,出汗是散發熱量和降低體溫的方式之一。也許你發現,有的時候一次鍛煉后體重有所減輕,但這只是體內水分丟失造成的暫時現象。而一旦在運動中科學補水,你的體重也將隨之恢復。這樣所減去的體重與減少脂肪和肌肉組織無關。減去1公斤脂肪,必須在一天中消耗9000千卡熱量,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不是出汗越多健身效果就越好。
健身運動的誤區4:運動停止出現反彈。許多人存在著這樣的健康生活誤區:健身期間吃什么、吃多少都沒有關系,完全可以不用考慮飲食問題。其實不然,盡管從事任何體育鍛煉確實會消耗掉更多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,事實上,健身者仍然要保持營養平衡,多吃新鮮水果蔬菜、纖維素、谷物及瘦肉。只有在飲食與健身之間保持科學的平衡,才能達到最佳鍛煉效果———減去贅肉并改善身體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