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脂率是減肥時一項我們作為參考的數據,顧名思義,它是人體脂肪與人體體重的相對比例,是一項反映人體肥胖狀況的參數。為了獲得理想的身材,在健身的過程之中,我們會對它保持著高度的關注。通過理性的數據來調整我們的健身計劃固然是可取的,可是有一些關于體脂率的細節,你清楚嗎?
體脂率的范圍
由于個體的差異,不同身高與年齡的人各自對應的理想體脂率是不同的,當然,男性與女性在體脂率上的差異也是明顯的,更重要的是,不同運動水平的人體脂率也存在著差異。就男性而言,30歲以下14%-20%是正常的范圍,而30歲以上正常范圍則變化到17%-23%;而對于普通人而言,10%-18%是理想范圍,但健美運動員的標準則是4%-9%。
體脂率的控制要有度
之前提到過,不同的個體都有各自相對應的理想體脂率。對于減肥、塑形的運動愛好者而言,體脂率高了固然不好,但極低的體脂率又是一個好消息嗎?不是,人體的脂肪分為兩個部分,即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,作為人體內的主要儲能物質,脂肪也對我們的身體器官有著保護作用,過低的體脂率反而會使人體的正常代謝發生紊亂。
影響體脂率的因素多種多樣
作為一項人為確定數據,體脂率的測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。在測量體脂率時,我們需要保證測量的時間與前一次測量的時段大致相同,也要保證自身處于相對平靜的狀態,這樣測得的數據才具有可參考性。另外需要注意的時,不同的算法對于體脂率的計算結果也有不同的差異,體脂率需要結合其他的參考才具有意義。
健美塑形的標準與體脂率
與其他眾多健身方面的數據一樣,體脂率并不能算得上是一個完全客觀而準確的標準,這是由于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個體生理差異所致,我們不必強求。那么,我們辛辛苦苦地訓練,有什么方法能衡量我們的成果呢?其實最客觀最準確的衡量標準便是你自身的變化,如果你發現通過運動,你的身材得到了改善,健康狀況也有所好轉,這時,體脂率便能夠確實地發揮它的作用。